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暑期里阅读了学校发下来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书里记载了作为伟大教育家魏老师的育人思想、先进的育人方法,一度给多少耕耘在班主任园地里的老师以启迪。他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与育人经验的引领下,托起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所以不能不这样说,《班主任工作漫谈》是一部极富感召力、极富智慧启迪的书,它让不会说话的教育理念“活”起来了,它也使在教书育人中感到无助的老师获得了希望。
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的一句话顶家长的十句。”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也给我这样的体会,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通过读此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学会走进学生心里。
小学教师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和未成年的学生打交道,但是教师面对的不能全是表现良好的好学生,总会遇到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种种不良行为常常使得教师为之头痛。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涵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除了要研究教材和教学管理方法外,还必须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得心应手。魏书生认为:出色的专业知识、幽默意识是教师走近学生的基础;攻心为上,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爱心呵护下的真诚付出是教师赢得学生的保证。 “以正合”,发挥教师自身作用,以情感人;“以奇胜”,研究学生心理,出奇制胜。改变教学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虚实相生,欲擒故纵,无招胜有招。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打好心理战,出其不意,胜券在握。
二、班主任要成为富于思考的人
做一个班主任,看似简单,实则很难。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学生个性复杂多样,如何将其系统有条理地管理好,实在是一件难事。因此,班主任要成为一个富于思考的人。多想多思,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而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无疑蕴含着丰富的育人管理智慧,它似一盏明灯,给了我以实际处理事务的指示。书中许多鲜活的教育案例,成为了我效仿的样本,也使我在开展管理工作中有了更多的灵感。我努力地将书中的思想付诸实践,同时也延伸、拓宽着某些做法。
三、把握正确的教育原则,形成自己的教育体系。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把精力应该全部放在学习上,其他方面好坏无所谓,所以只抓学生学习,而别的方面却做得很差。我觉得这样的思想对孩子危害很大,我们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将来要让他们走向社会,适应竞争,只会学习的孩子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我是语文老师,我认为这对做班主任有很大的帮助,很多时候,对学生的情商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副产品,但往往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一定要实,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让我们以此共勉吧!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2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要把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我认为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时必须使用两大法宝:
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教师不仅要爱好学生,也要爱学习、思想、纪律都较差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各方面都比较差,教师应该更加爱护,使他们尽早地赶上较好的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老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就要不断增强自己感知学生精神世界的能力;具有一颗对学生体察入微的父母亲般的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随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经常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
其次必须学会宽容学生。这里指的"宽容",决不是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和放纵。它的前提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对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决不姑息;它的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学生更有效地接受教育。再次 投其所好,教育无痕。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聪明的男孩汤姆给妈妈写下了一张帐单:"汤姆给妈妈到超市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汤姆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汤姆擦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汤姆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合计:20美元。"汤姆写完后,把纸条压在餐桌上,便上床睡大觉去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妈妈看到了这张纸条后,只是宽容地笑了笑,随即在上面添了几行字,放回了汤姆的枕边。醒来的汤姆,看到了这样的一张帐单:"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汤姆,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教汤姆走路、说话,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以后还将继续为汤姆奉献,汤姆应付0美元;妈妈拥有一个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汤姆应付0美元,合计:0美元。"这张纸条,至今仍被汤姆珍藏着,它记录着一个孩子从懵懂走向懂事的经历。读了这个故事,我以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其教育方法之妙,妙不可言。这种"无言"的教育方式远比大声训斥、当面指责、讽刺甚至挖苦要高明得多。所以我觉得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教育无痕,这样经常会出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生命需要流动的空气,生命需要激情的运动,生命需要阳光的爱抚,生命需要风雨的涤荡。学生不是用来机械的倾听者,他是来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灵动。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宽容心来爱学生,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3人生,是一条路,也是一个舞台。它只能一个人走,却要完成多种身份的塑造。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而要在小天地中打开广阔的天空,却需要相当的艺术。
趁着假期我再次细细品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真是受益匪浅。文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质朴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常常使我产生共鸣。每读一遍,总有新启迪,新动力。它不断激励、鞭策着我,教我如何对待学生,做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书中我最喜欢他的这句话: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取的,但你能够选取态度。做班主任不能选取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你都得理解,我们此刻应对的就是这们的学生,你再抱怨也没有用,我们只能理解,只要我们尽心尽力,问心无愧,用心应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 ……此处隐藏12114个字……部分人都在日记中针砭丑恶,赞扬美善,歌颂心灵美的人,歌颂美好的事物,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
这样坚持写日记,便是坚持道德长跑。他不光自己从工作时起就开始写日记,并辅导学生写“两个自我”的日记,每天站在比较正确的角度分析自我,分析他人,经常制定战胜自己的措施,制定为别人、为社会做实事的计划。在日记中反思,历练人格,开阔胸襟,使思想智慧之苗茁壮、开花、结果。一切“假恶丑或不够美善的思想”在这种道德长跑中不断得到锻炼,强健了精神机体,祛除了疾病,使精神家园草木丰茂,阳光明媚。简单、朴实的语言,把魏书生教书育人的个人理念传送给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教师。
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里,作为一个班主任,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班级里头得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像魏书生说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学生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4我读了魏书生老师写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我更加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担任班主任工作,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的一句话顶家长的十句。”班主任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班主任的话对学生是最具号召力的。在众多任课教师中,学生对班主任老师是最崇拜的、最信赖的。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以下自己的读书体会。
一、通过读书感到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通过读书,我深刻体会到,为人师者,就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会关注每一个活生的心灵,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推掉压在无形生命自卑的巨石,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特别是后进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品德、行为,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是极具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通过读书让自己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阅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自己与书中这些优秀班主任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做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却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须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好这些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用爱心去感化、去关心、去教育,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对学生既要爱又要严。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三、通过读书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学生更需要理解、信任和鼓励。作为班主任,首先是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对每一位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对优秀学生严格要求,对后进学生不歧视,不挖苦,耐心教育、耐心指导。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5我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可是对班主任工作一直没有很科学的方法,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来工作。怀着对魏书生老师的敬仰,我买来了他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读来豁然开朗,感受非常多。
这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吸引着我一口气把它读完。魏书生老师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完这段话,我一下子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是那样的神圣而高贵,班主任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来越高大,痴痴地觉得自己不能愧对“班主任”这三个神圣的字眼。
从书中我还真切地感受到了魏书生老师管理班级的科学性。魏书生老师当两个班的班主任,又有一半多的时间外出讲学、参加会议,而他的班级却井然有序,各方面都非常出色。这在常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魏书生老师不仅以“德”治班,更是以“法”治班。
在他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科代表的职责,从物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显出他管理方法的与众不同。他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看了让人瞠目结舌。正因为工作如此细致,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让我想到,班主任工作,一定要细,一定要实,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
常常听同事们抱怨,当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班级活动既是总策划,还是总导演,班务工作样样行行事必躬亲,班主任就像一支被几根鞭子抽过的陀螺,转起来就不能停歇,整天被转得昏天黑地。的确班主任确实工作量大,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静心想想,我们的工作是否抓住了要点,是否安排的科学……怎样能行之有效的管理好班级,怎样把又苦又累的班主任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出成效,《班主任工作漫谈》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正如书中所说班主任工作是件讲究艺术的活,如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就会把原本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
书中“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坚持道德长跑——写日记”、“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这些都会常常激励着我,实实在在地提醒着我教书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级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从学生怎样做人开始的。教会了学生怎样做人,筑起了思想教育这一“地下工程”,学生的知识之树也就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了。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但每次读到它,我的心灵就会再一次被净化,激情会再一次燃起,责任就会再一次增强。虽然我已有二十多年的教龄,可我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从不敢怠慢一点。尽管如此,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就是我的指路明灯,为我指点方向,让我不懈地工作和努力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