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4-04-25 14:59:22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6篇,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第二部分学习内容《平移》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的: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内容件、简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下册)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掌握了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一次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教学内容是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即连续平移两次。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化内容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深入探究图形与变化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第64页例题是把图形连续平移两次,这里我是这样理解的:1、让学生体会变换图形的闻之,有时需要把它平移两次,让学生能够说明白平移的方法,重点在说;2、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例题图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重点在画。为学生利用有关平移的已有经验解决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至于先向右还是先向下平移都是可以的,为学生探索多样的平移方法提供了空间。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能正确判断平移变换,掌握把简单图形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梁旭平移两次;

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图形的美。

3、教学重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平移后的图形,并能说出平移的方法。

4、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作业纸。

二、说教法与学法。

常言道:学有良方离不开教有善法,教有善法离不开学有良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法上我要做到设镜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要创造积极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在学法上要主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主动同桌互学、小需研讨、集体交流。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充分地说,在说中理解平移的方法;让学生尽量的画,在画中掌握平移的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1、课件出示游乐场场景图:摩天轮、飞椅、旋转木马、滑梯、小火车等。

2、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分类,从而揭示课题:在游乐场中,像滑梯、小火车等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平移”。

设计意图:

从学会感兴趣的情境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下哦那个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的能力,同时通过分类,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感知。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画。(复习)

(1)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火车头平移后的位置。

(2)反馈交流。(指导说清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设疑。

(1)出示小火车头的两次平移图。

(2)找出与自己所画的图的区别。

(3)思考:这幅图是如何画出来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尤其注意学生是否说清楚参照点或参照线段。)

设计意图: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里我合计了利用学生自画图和教师提供图之间的冲突,让学生去发现它们的区别,找出其中的变化,并重点引导学生去表达出其中的不同。关键说明其平移的过程,从而为下面的继续操作提供依据。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再画。

(1)出示教材64页例题第二幅图。(即: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

(2)独立画图,同桌交流。

2、同桌互检。

(1)利用一张空白方格纸,为你的同桌设计一道题。

(2)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联系课本例题,让学生把说的方法用画体现出来,完成从会说到会画的提升;然后设计让同桌互出问题的环节,完成从会画到会评的提升。层层升级,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四)、巩固新知。

1、完成6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

2、小组合作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

设计意图:

第一题是让学生说出平移的方法,检验学生对于平移方法的表达,提高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知识的能力;第二题练习的设计可以教给学生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为学生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提供新的方法。

(五)、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

陶行知说:或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启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所以在课的结束环节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的看法和感受,并从中提炼出学习的方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手段。

四、说板书设计。

平 移

移动一次 移动两次

(贴小火车 (同桌互测的

头方格纸) 推荐图一两份)

向右平移5格 (生说师写或生写)

设计意图: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其中包含一节课中的点点滴滴,全面而简明的将所授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

五、说课后反思。(略)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学任务分析: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情境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第三,做一做(1、2两题)。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与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性,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由于主题图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所以采用学校最近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作为信息让学生解决问题。

2、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

……此处隐藏4464个字……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

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平移与平行》,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又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借助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平行,感知平行线的特征。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学会用三角尺画平行线。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想像等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在生活中找到平行线的实例。

教学重点是:认识平行线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会用三角板画平行线。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五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学生观察双杠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通过“平移”得到“平行”;平移是过程,平行是结果。巧妙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平移铅笔的这个动作里就产生了平行!继此,学生也能充分体验平行线的本质特征:距离处处相等,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再通过实际操作“试一试”“折一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画一画”让学生学会画平行线,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大胆开放自主探索空间,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架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观察双杠的两根杠有什么特点再平移铅笔、从中使学生抽象出平行线的特点和它与平移的关系,不仅架起了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激发了他们主动的探索欲望。

二、强化动手实践,拓宽探究空间。

《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必须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原有平移知识观察平移铅笔,从中发现平移与平行关系。再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 “画一画”“说一说”的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内化平行与平移关系和平行的特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体验到自已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已的观察和探索,自主发现、合理建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地讲授画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先独立尝试,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来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谁爬得快”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第五课时,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认识循环小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循环小数。

2、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思路:

依照新理念,我积极构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运用——总结拓展” 的教学思路,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悦感、成就感的体验和与乐于与他人协作、交流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采用谈话的形式导入,使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将生活与数学融合在一起。)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根据情景图找出数学信息。

(蜘蛛3分爬行73米,蜗牛11分爬行9.4米)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蜘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

、揭示课题

北师大版《谁爬得快》说课稿

4、独立解决问题(找生板演)

5、小组讨论

6、小组汇报集体订正。

7、小结

8、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让学生在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认识了循环小数,使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美,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再学习。)

(三)、巩固运用理解深化

1、找出循环小数

0.666…1.48383… 4.25250.1875875…

2、阅读数学小知识并做习题。

3、做题卡(集体订正)小学教 学

(按照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力求做到人人学有必须的数学,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让好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第一题是基础题,找出循环小数。第二题综合题,通过根据实际情况,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一道是发展题,一方面让学生研究循环小数的规律,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老师问学生答

(让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

2、作业

①实践作业在生活中找一找循环的现象

(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②拓展作业

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的速度

是蜗牛的30倍,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

《实用的四年级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